(3)联系性原则 校本作业应是课堂的补充深化而非附庸,因此在校本作业的编写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教材与校本作业的关系,既能巩固强化基础知识,又能弥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学的不足,千万不能割裂开来;二是注意新旧知识、古今中外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校本作业的编写要从宏观上去把握,为学生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能力提升模块第六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材料二:“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苏格拉底 该题从中西思想角度对比考查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内容及其不同影响,学生应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适量性原则 校本作业的设计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学生负担,因此题量的设置应适中,不能过于泛滥,关键是少而精,试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出做历史试题的规律和方法。如:做选择题时常用的“排除法”,有三种情况:一是排“错”法,对有绝对的副词或者时间的副词的选项,要特别敏感,要特别慎重;二是排“正”法,把说法正确的排除掉即可;三是选项与考查内容无关,故意转移话题。在校本作业中应当适当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能力提升模块:第六题诗人徐志摩(1896—1931年)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答案选B。选项A、C中的“还不大”“并不”属于含绝对副词选项,可排除,且选项C、D与本题主旨不符,亦可排除。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校本作业的编写一定要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地提升学习效率。校本作业的编写也只有落实目标性、层次性、联系性、适量性等原则,其实施才会真正具备实效性,从而实现校本作业量的积累、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中学校) 编辑温雪莲 |